飞行员牺牲,1982年,我军两架飞机相撞,女机长迫降,事后调查竟找不到着陆点

1982年,张家口某歼击机机场,刘晓连机组一行七人给歼击机某部执行转场的保障任务。也就是把转场部队所需的各种设备和维修人员运送过去。任务完成得很顺利,第二天,刘晓连机组驾驶安-26运输机起飞返回自己部队的驻地。俄罗斯至今仍然在使用安26运输机起飞,上升,左转,向

1982年,张家口歼击机机场,刘晓连机组一行七人给歼击机某部执行转场的保障任务。也就是把转场部队所需的各种设备和维修人员运送过去。

任务完成得很顺利,第二天,刘晓连机组驾驶安-26运输机起飞返回自己部队的驻地。

飞行员牺牲,1982年,我军两架飞机相撞,女机长迫降,事后调查竟找不到着陆点

俄罗斯至今仍然在使用安26运输机

起飞,上升,左转,向南飞,一切都很顺利。

但是飞机上升到700米高度的时候,出事了。

一声巨响之后,刘晓连整个人都被撞到了左边的风挡上,猛烈的撞击让刘晓连整个人都失去了知觉。

原来是一架歼-6飞机从右后方撞上了运输机

等刘晓连苏醒之后,发现,因为油管被撞断,喷出来的油糊住了座舱的前风挡,什么都看不见了。

刘晓连赶紧再看座舱内的仪表,但是那一排密密麻麻的那么多的仪表,几乎全都失灵了。

仪表是飞行员飞行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反应飞行员驾驶飞机的结果。

仪表失灵就意味着一个健康的人突然站在全黑的空间里,分不出上下左右,甚至不知道该迈哪一条腿。

飞行员牺牲,1982年,我军两架飞机相撞,女机长迫降,事后调查竟找不到着陆点

刘晓连一激灵,赶紧向左边的风挡看去,还好,能够看到舱外的情景。

但是看到的情景让刘晓连大吃一惊,她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树叶!

这同时说明,飞机目前状态是倾斜的,而且高度已经很低,随时都有坠毁的危险!

后来推测,此时的飞机,离地面最多50米。

多年飞行经验的积累此时发挥了作用,刘晓连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把飞机赶紧拉起来。

但是操纵杆一入手,刘晓连就暗呼糟糕。

平常她一只手就可以操纵的操纵杆,此时却重于千钧。

此时的她知道必须要有战友的配合,才能驯服这架飞机了。

刘晓连看向她的右座,副驾驶常继堂头靠在右侧小窗的把手上,也是昏迷不醒。

坐在两人中间靠后的空中机械师魏成景也是身体向右倾斜,一动也不动。

刘晓连赶紧一边喊他们的名字,一边用手去扒拉他们,想把他们叫醒。

终于,副驾驶和机械师先后醒来。

有了副驾驶常继堂和刘晓连一起拉起沉重的操纵杆,飞机终于被他们齐心协力拉起来了,听话了。

飞行员牺牲,1982年,我军两架飞机相撞,女机长迫降,事后调查竟找不到着陆点

歼六

这时候,刘晓连知道自己得抓紧时间和地面塔台联系上。

但是她一摸头上,耳机早就不知道甩到哪里去了。

通讯员蔡新成那里的短波,超短波电台全都碎了。

这时候飞回驻地机场是不可能了,必须在张家口的这个战斗机机场迫降

按照空军的条令,要想告知塔台自己要迫降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复飞,通场时,摇晃机翼,等于告诉塔台指挥员要求着陆,然后复飞一圈再回来迫降。

还一种是在空中发射信号弹。

副驾驶常继堂也不管是什么颜色的信号弹了,把信号弹的一排按钮全部摁了个遍。

后来机组人员才知道,信号弹早就被歼击机给撞没了。

不过,这时候已经容不得等地面同意再进行迫降了。

可是领航员胡兴元的一声大喊又给刘晓连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胡兴元说他根本不知道飞机现在的位置,更何况机场的位置,跑道的位置,一切都无从谈起。

飞行员牺牲,1982年,我军两架飞机相撞,女机长迫降,事后调查竟找不到着陆点

刘晓连一咬牙大声告诉所有人:我看到跑道了!

其实,当时刘晓连根本就没看到跑道在哪里,但是她作为机长,是要对飞机的安全和任务的完成负全部责任,这时候她必须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幸运的是,刘晓连刚说完这话,就在两个小山之间真的看到了一段灰白色的跑道!

刘晓连这个高兴啊,立刻下命令让机械师魏成景放下起落架准备降落。

魏成景把起落架的操控手柄放了下去,此时指示灯却没有亮起。

坏了,起落架放不下去了。

机械师赶紧打开驾驶舱地板上的小盖板,观察前起落架的情况。

发现,前起落架也没放下去。

这样迫降,危险性太大了,但是刘晓连感觉到飞机已经很难操控,甚至有在空中解体的危险了。

她果断决定,在跑道旁的草坪上降落!

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此时已经来不及放掉运输机上满载的航空油了,如果机腹迫降,与跑道的水泥地面高速摩擦,有很大的可能会起火爆炸。

就在大家对迫降的结果都心里没底的时候。

机械员宋春明从后面跑了过来,拉下了应急手杆,两个主起落架靠自身的重力甩了下来。

但是前起落架刘晓连一直以为是被卡住了,没有放下来,其实早就被那架歼击机给撞掉了。

为了尽量减少机腹和地面的摩擦,刘晓连尽量地把飞机掌握平稳,尽量轻一点触地。

飞行员牺牲,1982年,我军两架飞机相撞,女机长迫降,事后调查竟找不到着陆点

结果刘晓连的技术实在是太好了,事后进行事故调查的时候,竟然找不到飞机的起始降落点在哪里!

这么大个的一架安26飞机,这么高的速度,已经几乎被撞得散了架,竟然就这么轻巧地落地了,实在是要给我们优秀的共和国女机长点赞!

飞机着地后,开始在草坪上滑行。

此时的刘晓连和机组成员做了他们能够做到的一切,现在,只能任由飞机在草坪上滑行,等它自己停下来。

可是这架飞机偏偏还不肯消停,草坪凹凸不平的地面,导致飞机向左边的跑道滑去。

而那个跑道上正在起降着一架又一架的战斗机!

不能任由飞机再向跑道滑行了,不然撞上任何一架起飞或降落的战斗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旦相撞后发生爆炸,也许整个机场都保不住了!还有机场旁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都要受到威胁!

刘晓连和机组成员的心刚放下去,这时候又紧张地要跳出嗓子眼。

本来机组成员此时最应该做的事就是蜷缩起身体,保护自己。

但是刘晓连一咬牙,站起身来把操纵杆一推到底!

为的就是让机头像铲车一样铲到土里去,增大摩擦力,让飞机停下来。

强大的反作用力,让刘晓连的双臂和踩住右舵的右腿已经好像不听使唤一样,但是刘晓连靠着一种莫名的力量,硬硬地顶住了。

飞行员牺牲,1982年,我军两架飞机相撞,女机长迫降,事后调查竟找不到着陆点

终于,飞机大概在离跑道五六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长舒一口气的刘晓连这才注意到,机场上空,还有六架战斗机准备降落,真玄啊!

撞机发生在9时33分,运输机落地时是9时38分,也就是说,最惊险的一段,只有5分钟。

可是在刘晓连机长的心中,这5分钟,真的比5个小时还要长。

刘晓连机组成员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过硬的技术,成功保护了国家的财产以及避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失。

而那位撞击他们的战斗机飞行员同志,也为了避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弃了跳伞的最后的机会,把飞机开到了一片空地,飞机最终爆炸起火,飞行员当场壮烈牺牲。

两机相撞的原因,据事后调查,可能是两架飞机的通讯频道不一致,而当时运输机和战斗机采取的飞行基准面不同,但是高度却重叠了,导致两机相撞。

飞机停下来之后,机组人员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万幸的是,除刘晓连腰椎错位,通信长蔡新成腿部骨折,其他人都是轻伤。

机长刘晓连,通信长蔡新成荣获一等功,并嘉奖行政一级,其他机组成员分别被授予二等功三等功

2004年,刘晓连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称为继岳喜翠少将之后的,我人民空军第二位飞行员出身的女将军。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ashuju120@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huju120.com/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