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第一时间,三个第一时间是什么内容

9月18日凌晨2点40分,一辆装载47名涉疫人员的大巴车在去黔南荔波县隔离途中侧翻坠沟致27人遇难20人受伤。事后贵阳市副市长林刚表示,“事故发生后,贵阳市第一时间成了三荔高速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组。”“第一时间”是所有企图表达事后处理高效的“标配”。但是与此相对的是,为

三个第一时间,三个第一时间是什么内容

9月18日凌晨2点40分,一辆装载47名涉疫人员的大巴车在去黔南荔波县隔离途中侧翻坠沟致27人遇难20人受伤。事后贵阳市副市长林刚表示,“事故发生后,贵阳市第一时间成了三荔高速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组。”

“第一时间”是所有企图表达事后处理高效的“标配”。但是与此相对的是,为什么在事发之前不“第一时间”未雨绸缪呢?

新冠疫情出现迄今已有三年,无论是思想认识、组织协调、后备应急、信息传播、防控救治,都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备、高效的防疫规程。这是人们对现在地方防疫的一个基本判断。但是,学习成都经验的贵阳却翻了船。

正如很多网友疑窦丛生的是:第一,从云岩区荔波县距离达300公里,为什么舍近求远?第二,《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第十八条第五款规定:“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从事线路固定的机场、高铁快线以及短途驳载且单程运营里程在100公里以内的客运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凌晨2时至5时通行限制。”

“毫不客气地说,正是《贵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人员大规模异地转运工作方案》的存在,才导致了这起本不应该发生的意外。”(《数字揭示,异地转运可能并非贵阳最好选择》《闻舞世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323217805348962&wfr=spider&for=pc)

这才是应该“第一时间”考虑的问题。但是没有。

为什么长途奔袭300公里隔离?官方没有说明。

不能理解的是,既然涉疫人员传染风险大,就地隔离无论是医疗资源、传播时间和隔离成本都相对较低,长途奔袭隔离显然有悖常理。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在确保运输安全的情况下,将涉疫人员运送至一个较远的地方比如三荔,让贵阳市这样相对人口密集的城市更安全?相对偏远的三荔人口密度较低,客观上减少了传染的风险?事实有待证实,现有的证据证明贵阳市长途转运涉疫人员的做法不仅是失败的而且是灾难性的。据幸存者爆料,即便是不翻车,涉疫人员也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曝贵州转运客车不止一辆,其他被转运居民:没空调且不让开窗,几十人差点被闷死》https://c.m.163.com/news/a/HHJ1EAR70534B9EY.html)

防疫的安全不应做狭义理解:防疫的安全既指没有被感染者的安全,也指涉疫人员的安全。否则,忽视了后者也是对生命权利的亵渎和漠视。在疫情肆虐时期,任何人都存在着被感染的可能。防疫应该讲策略,科学、文明、依法,而不是片面、简单、粗暴。政府的行政行为除了要尽可能健康、彻底、全面地解决问题以外,还必须提前评估防疫方法本身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正当性。这才是“第一时间”、“第一意识”和“第一责任”。

民众最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选择在凌晨2点至5点长途运输。这是个最难以服众的时间。当然,即便不选在在凌晨长途运输也并不一定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但是,至少可以降低发生悲剧的概率。而且这是严重违法行为。在人们的想象里,政府理应比普通民众更懂得并更严格遵守法律。但是事实上并没有。

“第一时间”首先应该表现在“第一时间”学习法规,防患未然。

不得不提的是,作为贵州党报客户端的新闻竟是如此标题:《贵州省委省政府迅速组织开展黔南州三荔高速重大交通事故救援工作》。“重大交通事故”不足以呈现涉疫人员遇难的新闻价值。这次重大交通事故的背景是:贵阳市委市政府组织转运、违规长途夜晚运输、遇难者是涉疫人员。只有这样的新闻要素才是民众最希望看到的。即便是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是也应该清晰、明确、直接地表达对事故的客观认知,政治情感过浓的善后客套相反会刺激社会的不满。

“第一时间”首先应该表现在出现重大问题时的理性、担当和坦诚。

毫无疑问,这样的重大安全事故理所当然地涉嫌玩忽职守罪。分管领导对此事不能道歉了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ashuju120@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huju120.com/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