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专员这个工作怎么样,科技金融人才贷的优劣
本文写于2022年11月,保鲜期三个月,适用地上海。要点引述:人才贷,主贷人(即企业)的法人及股东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授信,封顶300万:1、知名高校本科以上毕业2、知名企业3年以上工作经历3、纳入区级以上人才引进名单。日常办理银行贷款,审核收
本文写于2022年11月,保鲜期三个月,适用地上海。
要点引述:
人才贷,主贷人(即企业)的法人及股东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授信,封顶300万:
1、知名高校本科以上毕业
2、知名企业3年以上工作经历
3、纳入区级以上人才引进名单。

日常办理银行贷款,审核收入是必走流程。但是,一些研发投入较高的高精尖、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前期收入近乎没有。某些科研甚至5年以上才有结果。传统银行往往不太愿意授信这类群体,特别是民企,风险大、研发成本高,如果拿不到股权融资,等不到项目落地就会破产。
然而,这种现象正在逐步转变。2018年开始,市场上有30%的银行加强了科技金融的部署,从业人员历经市场磨练,与高新排名机构深度合作,去年开始,方案的落地性大幅增强,其中最出名的是某咚买菜亏损期间获得某大行科技金融授信。

就拿某城商行人才授信方案举例,看看现在的科技金融进步有多快:
主贷人(即企业)的法人、股东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
1、知名高校本科以上毕业
2、知名企业3年以上工作经历
3、纳入区级以上人才引进名单。
符合以上三要素之一,所属企业可获得一笔不超过300万的纯信用授信。
方案优劣势分析:
【企业资质】:优+,成立6个月以上的科创、文创企业即可。他行百万级信贷方案,企业成立至少2年以上。
【利率】:中等,4.35~5%,与中小微担保基金或者其他抵押授信3~4%相比,利率的确不低。但0.5~1%的利差相对授信方案的其他优势,可以接受。
【收入审核】优+,无实质性要求,有收入额度会更高。多数他行方案硬性要求企业销售额超1000万以上,销贷比不超过30%。或持续纳税1年以上。

【额度】:优,主要看主创人员担保人数及企业资质。每位担保人能为企业增加30~60万左右的授信。假设企业主创团队一共有4人,那么理论上最高授信240万,但实际要看评审结果。切实解决了部分初创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还款方式】:良,1~3年先息后本。实际看审批,如果只有1年1授信也属正常,毕竟市场上多数纯信用方案只有1年授信。但如果审批到3年,那确实是赚了。
人才贷的授信逻辑是:如果主创人员都是高学历、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历,那么如果创业失败,他们找到月薪2~3W的工作也不是难事,而这部分收入是银行预期的保底还款来源。对企业而言,拿到低成本的银行贷款也能实质性地避免贱卖股份,督促主创人员承担更多责任。

经典案例分析:
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获A轮,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SAAS解决方案服务商,股东9人(4人有大企业平台工作经历),合伙创业,最终获得科技金融类贷款600万,其中300万属于人才贷,另外300万是其他科技金融类纯信贷。
令人欣喜的是,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飞跃不只一家而已,实际能放款的银行数量已占到主流放贷银行的12%,明后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我是睦融智,唯道、善贷、且成。欢迎企业主、银行老师交流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huju120.com/9336.html